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97章 侗族的蘆笙舞蹈

關燈
上一回正說到,基叔一行人正在議論眼前的鼓樓,城門口一位年過花甲的老者問道;“幾位客官從哪裏來?這是我們侗族的鼓樓,聽說過嗎?”

“我們從龍標過來的,昨天在雙江那邊玩了一天,就在鼓樓裏看嘎老比賽,好熱鬧呢。”環兒說道。

老者仔細看看環兒,心想這女子好漂亮,說話也甜潤,於是滿臉堆笑道:“我們銅鼓寨昨天也搞嘎老比賽,可惜你們來遲了一點,沒趕上我們銅鼓寨的嘎老比賽,我們銅鼓寨的嘎老比賽好熱鬧呢,奧,昨天是我們侗族的‘苦酒節’,周圍十幾個侗寨都來了,可惜你們沒趕上。”老者那表情很為這些龍標來的客人惋惜。

忽然,城內響起了鼓聲,不對,這聲音有點像鼓聲,但又有點像敲擊金屬的聲音,還有一種特殊的音樂聲,大家有點奇怪,仔細地琢磨著那聲音裏面究竟有些什麽樂器。這時那老者又發話了:“那有點像鼓聲又有點像銅鑼聲的東西就是銅鼓,我們這裏的地名不是叫銅鼓嗎?就是愛敲打銅鼓;還有那‘嗚嗚嗚’叫的是蘆笙,蘆笙你們看見過嗎?這麽大,這麽長,用竹子做的,下面一節是楠竹,吹起來‘嗚嗚嗚’的叫,聲音很大。”

“過兩天就是蘆笙節,現在正在排練呢。”旁邊一位姑娘說道。

說話間,六人在一位年輕後生的帶領下,來到了一座鼓樓門前,他們需要先安頓下來,然後安安心心地去看蘆笙的排練。現在他們正在鼓樓裏做短時間的休息,一位三十來歲的侗族男子跟五哥七哥談得火熱,他們首先談到鼓樓,再就是風雨橋,嘎老比賽,再就是銅鼓、蘆笙、琵琶、木葉笛……

蘆笙排練的場地在一座鼓樓附近的平地裏。從鼓樓裏一起來排練場的幾位侗族兄妹正忙於跟幾位龍標來的客人不停地做介紹:

“你們看,好多人呢,天氣好的時候就在外面平地裏,有時候還要到附近的山上去搞排練或者搞表演;天氣不好就在鼓樓裏面進行。”

“聽人說你們侗族同胞喜歡跳蘆笙舞蹈?”環兒問身邊的一位侗族姑娘。

令人想不到的是,那位侗族姑娘竟然在大家面前手舞足蹈地跳起舞來,一邊跳一邊說:“這樣,這樣,這樣……這就是蘆笙舞。”基叔六位都被她逗得大笑。那位姑娘又繼續說:“我們侗族人不論男女都會跳蘆笙舞,誰要是不會跳蘆笙舞或者蘆笙舞跳得不好,那就……”姑娘說到這裏,有點羞澀地停了下來。

“那就怎樣?就找不到如意情侶嗎?”環兒開玩笑地問。

“差不多吧,大概是這樣。”侗族姑娘大方地說。

不知不覺,大家已經來到排練場上。好熱鬧呀,簡直可以說是人山人海,鬧聲如潮。場地的一側,並排擺著五六面銅鼓,都有雙手合抱一圍那麽大。每一面銅鼓都有兩名鼓手侍候。緊挨著那一排銅鼓的是吹蘆笙的隊伍,那吹蘆笙的全是男人,有年輕人,也有三五十歲的壯年男子。

現在基叔六人的註意力全都被那蘆笙隊所吸引,你看,那蘆笙真的有點稀奇,一個頭大尾小的竹子筒,在它大的一頭由下到上的三節開著三個口,三個口中插著三根小竹管,中間那根竹管長得多,最上面那根最短,最下面那根居中。上下兩根的尖端又套著一個竹筒,看樣子還有小管插入中間那根長竹子筒裏面。吹的時候,雙手握著那煙鬥式的竹管,插入大竹管的三個小竹管高高地立在面前,遠遠高過頭頂。

更奇怪的是,一部分人的面前立著一根兩三尺的楠竹,有小竹管直接插入楠竹筒裏面,吹奏的人勾著腰對著楠竹筒吹。

基叔想對這蘆笙了解得更全面一些,更深入一些,於是他跟車主一同來到一位五十來歲的男子身邊。那位男子一雙眼睛好銳利,一眼便看出基叔非等閑之輩,忙打躬作揖道:“敢問客官是何方貴客,也有雅興光顧敝方的蘆笙排練?”

“鄙人是從龍標過來的,久聞貴方文明久遠,文化生活豐富多彩,今日有幸親見,真叫鄙人耳目一新!”

“啊喲!好說好說!敝方幸得貴人賞光,真叫敝方大放光彩,鄙人代此地侗族人謝過了!”

一番寒喧過後,談話漸漸進入正題,車主似乎更急一些,問道:“請問老兄弟,貴地的蘆笙聲音悠揚響亮,這蘆笙的制作工藝看來不簡單吧?”

“老兄弟”聽龍標的漢族客人問起蘆笙,馬上來了勁頭:

“要說這蘆笙的制作工藝,說起來也還真的不簡單。原料倒很普通,它就是以竹子為笙管,外側開按音孔,裏面裝銅制簧片,插入木制笙鬥內。一般有六個管子,也有多達十個或十二個管子的。六個管子的蘆笙只有五個或三個管子裝笙簧,其餘的管子沒裝簧片,只是用來做裝飾。管子外面裝三個竹筒或者用薄竹殼制成的三角形共鳴器,用來擴大音量。蘆笙的大小長短不一,高音蘆笙有二三尺,小的只有一尺左右。中音蘆笙的長度一般在兩尺到一丈,低音蘆笙高達兩丈多。一種稱為筒蔔或芒筒的低音蘆笙用一根小竹管插在粗大的楠竹筒裏,只發一個音,立在地上吹。這低音蘆笙是用來烘托高、中音蘆笙主旋律的。高音蘆笙是蘆笙隊的領唱音。”

“老兄弟”說到這裏,用手指著場上那些不同的蘆笙道:“你們看,那些高高地舉在上面的就是高音蘆笙,再看那些人面前立著一個楠竹筒的就是中音蘆笙,還有,你們看,那些人面前橫放著一根兩三丈長的楠竹,你不要以為那些竹子是用來破篾編織篾制用器,那也是用來吹奏的蘆笙呢,用一根竹管插入楠竹筒裏面,那聲音經過兩三丈楠竹筒,發出的聲音是低沈而洪亮,簡直有點像神話故事裏的獅子吼鳴。”

“聽說你們侗族人善於跳舞,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你看那些跳舞的男男女女,一個個都可以稱得上舞蹈行家,你們侗族人,生活真是有意思。”基叔情不自禁地稱讚起來。

“在我們侗族,吹蘆笙是和舞蹈連在一起的,那裏有人吹蘆笙,那裏就有人跳舞,所以叫著‘蘆笙舞’。說起來,這‘蘆笙舞’是侗族的傳統舞蹈。在很古的時候,人們在播種前祈求豐收、收獲後感謝神靈賜予,都要跳蘆笙舞。在祭祀祖先的儀式上,也要跳蘆笙舞。”

“聽說這蘆笙舞又叫著‘踩堂’?”車主早聽說“踩堂”這名稱,此時他想問一個明白。“還有的地方又叫著‘踩蘆笙’呢。”

“其實這蘆笙舞有多種不同的的名稱,但總的來說,它就是一種自己表達快樂的方式,對於年輕人來說,它是一種表達愛情、尋求情侶的舞蹈。”這時坐在旁邊的幾個人也紛紛參加談論,說話的氣氛越來越熱烈。

“每逢節日,未婚的男女青年都不會放過‘踩堂’的機會。因為這些男女青年中的不少人,要通過集體跳舞的機會來選擇自己的心上人,而且參加‘踩堂’的姑娘不但要身穿閃閃發亮的藍靛色禮服,還要在頭上、耳朵上、脖頸上、手臂上各處戴滿用白銀制作的裝飾品,如簪子、項鏈、項圈、耳環等等等等,一個個打扮得美如天仙,因為這不僅是是向男青年展示自己的美麗,也是向男青年展示自己家庭經濟狀況的無聲語言。”

“進行‘踩堂’的舞圈是以村寨為單位,每個舞圈被人們稱作‘一堂’。節日期間,來自各個村寨的‘踩堂’將會聚在一起,齊展風姿。你們看,那圍繞高高豎起一根蘆笙柱(兩三丈高的的楠竹)的一圈人就是一個蘆笙隊(一個“踩堂”,柱頂上懸掛的旗子就是蘆笙隊的隊旗,那些圍繞蘆笙柱的人就是專為‘踩堂’舞蹈進行低音伴奏的‘芒筒’演奏。現在我們來看場上的排練。”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